刺槐为什么会叫洋槐?

刺槐(Robinia pseudoacacia)为豆科刺槐属(Robinia)的代表性植物,起源于美国北纬43度—45度之间。原产地年降水量为1000—1500mm。7月份平均气温为20℃—27℃,最高气温30℃—38℃,1月份平均气温为2℃—8℃,最低气温在-10℃—25℃之间。
 
刺槐于17世纪传入欧洲,20世纪初由法国传遍世界各地。我国于19世纪末从欧洲引入刺槐,故名洋槐。1900—1918年间,首先在山东半岛栽植,之后扩展到全国各地。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纬23度—46度,东经86度—124度之间。目前,在全球范围内刺槐已成为仅次于杨树和桉树的第三大阔叶树种。
 

 刺槐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其生态适应性与经济价值。从生态适应性来看,刺槐可以在海拔0-2100m的地域栽培,在海拔400-1200m生长良好。刺槐有广泛的温湿适应性,在年均气温5℃以下,年降水量低于200mm地区表现为灌丛状态;在年均气温5℃-7℃,年降水量为200-700mm地区生长良好,可成为大型乔木;在年平均气温14℃以上,年降水量在700mm以上地区生长迅速。在一些地区,刺槐的生长速度甚至可以超过杨树。

刺槐对土壤条件的适应性也很强,它喜欢湿润肥沃的中性沙壤土,但也可以在干旱贫瘠的石砾、矿渣上生长,可以忍耐3‰的土壤含盐量,在自然状态下,可见于黄海、渤海之滨与黄土高原的塬面、荒沟、土石坡与沙化地。刺槐具有根瘤菌,可以固氮,每公顷刺槐林分每年有50千克氮进入氮素循环,比其他植物的林分高出1倍。刺槐对城市环境有很高的抗性,耐寒、耐烟、抗盐。因此,刺槐不仅是流动沙地造林的先锋树种,也是废弃荒山矿山生态恢复的重要树种,在防风治沙,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建设上意义重大。

上一篇:刺槐简介

下一篇:黄金槐苗木基地

苗木推荐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