羽叶茑萝,她的名字从何而来

茑萝,同“辛夷”、“玉兰”等一样,又是一个古人起名比较“文艺范儿”的植物花卉,然而,如今常见的茑萝花卉和古代所指的茑萝完全不同,分别属于不同科属,具体是什么呢?
 
古人对茑萝认知历史非常悠久,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进行命名区分,不少文献中多有记载,而且还有许多诗词咏叹。比如《诗经·小雅·頍弁(kuǐ biàn)》里有“茑与女萝,施于松柏。未见君子,忧心奕奕”,这是一首描写家族宴饮的诗词,用茑、女萝形容兄弟姐妹之间互相依附,其中的“茑”指的是“桑寄生”,“女萝”指的是松萝。
 
桑寄生我们在另一篇文章《浪漫神奇的槲寄生,我国古代是如何认知的呢?》中介绍过,“茑”为桑寄生科植物统称,主要寄生在桑树、松树、槐树、李树、桃树、榕树等树上,形状奇特,色彩鲜艳,观赏价值较高,比如西方著名的鲜切花槲寄生就是其中的代表植物。
 
而女萝则是松萝科、松萝属寄生植物的统称,并且名字非常繁多,比如松萝、松挂、树挂、松毛、龙须草、树胡子、天蓬草等等,主要寄生在松树上,成悬垂条丝状,多生长在深山老林,平常不易看到。
 

苗木推荐

相关文章